返回

你好,1978(全二册)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二章:惹祸的拉毛围巾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2

    就在赵桂荣把围巾送出去的第三天,杜沧海再一次看见了它。在孙高第的自行车后座上!

    那会儿,自行车就相当于现在的宝马奔驰,虽然杜家有两辆自行车,可杜建成的自行车是公家的,宝贝得很,家里没自行车的时候,尽管四个孩子都看着他的自行车眼热,杜建成碰都不让碰,一家六口人吃喝拉撒在三十个平方房子里,喘口气能把另一个刚吐出来的气吸进去,都挤成这样了,晚上杜建成还得把他的宝贝自行车搬进屋,赵桂荣嘟哝过几次,又不是自己家的物件,跟伺候祖宗似的,把起夜的孩子绊倒,磕得少皮没毛的,好几次了!杜建成不吭声,被嘟哝急了,就说,荣誉!这是公家给的荣誉!在杜建成眼里,他原来一拉车的,能调去当邮递员,公家还给配了辆自行车,就是对他人品的莫大奖励,那辆在他胯下叮当作响的自行车,其实是一面金属的、会行走的锦旗!因为邮递员这工作虽然累,可每到一处,迎接他的全是殷切的笑脸,比起在运输队拉大车那会,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际遇。

    为这,杜天河偷偷跟弟弟妹妹说说过父亲的天真,做邮递员处处受到礼遇,是职业使然,因为他自行车的马甲兜里,装着千家万户来自远方的牵挂和惦记,如果送信的人不是父亲,是个阿猫阿狗,照样受到礼遇,因为这种礼遇本身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。

    扯远了,我们继续说孙高第。

    孙高第才是高中生,就有自行车了,是辆大金鹿,威风得要命。上学放学路上,孙高第总是一路按着铃铛,从同学们的身后冲出来,然后回头冲大家笑,那得意劲儿,特招人恨。很多次,杜沧海都想照他自行车踹一脚,不是嫉妒,是因为丁胜男。

    一放学,孙高第和他的自行车就横在丁胜男和吴莎莎眼前,把从学校的花坛里偷的月季别在自行车把上,学着电影里男主角,自行车微微一歪,一条腿支在地上,侧身冲丁胜男她们笑,好像在这世界上的男人里,他才是笑得最帅最酷的那一个。

    吴莎莎就说孙高第你讨不讨厌?拉着丁胜男就想绕过去,孙高第也不生气,从别在车把上的两支月季拿下来,递给她们,说一人一支。吴莎莎从来不接,丁胜男就欢天喜地地抢过来,说:你不要我要了啊,回家插花瓶。

    孙高第也笑,说丁胜男财迷。丁胜男就问他什么意思,是喜欢她还是吴莎莎?不等孙高第说话,吴莎莎就翻着白眼说了句恶心,她瞧不上孙高第的纨绔子弟嘴脸。孙高第就讪讪的,目光在两人脸上往返巡视几遍,谁也不看地说我喜欢你。丁胜男就主动领过来,高兴得什么似的,要不是有好多同学看着,都能跳起来搂着孙高第的脖子亲一口。

    杜沧海多么希望,丁胜男能翻他几个白眼,铿锵离去。可是,丁胜男没有,她总是冲孙高第灿烂地笑着,像矫健的小鹿,轻轻一跃,跳到自行车后座上。然后,在他忿忿的目光里,孙高第把自行车铃铛按得叮铃铃响,示威似的,扬长而去。

    杜沧海就更气,觉得丁胜男没骨气,吴莎莎也这么觉得,说丁胜男喜欢孙高第是因为他们家住在火车站东。

    丁胜男也住在挪庄。挪庄在火车站西。

    虽然只隔了一个火车站,可在人们的印象里,火车站东和西,就是一高贵一卑贱的天壤之别。

    火车站以西是挪庄,前面我们说过,挪庄在解放前住着拉板车的、扛大包的、掏大粪的、做小买卖的等等,都是上不了台面的穷苦人家。尤其是挪庄西面紧邻着污水处理厂,就更是增加了青岛人对这片地方的不友好,直接把挪庄一带叫成大粪场,对住在这里的人也少有正眼,好像因为住得邻近的大粪场,身份也比大粪场里横冲直撞的苍蝇高级不到哪儿去。杜沧海挺生气,为这还和火车站东的孩子们过过几次架。对,是的,火车站东的孩子就包括孙高第。

    青岛火车站以东,是全市最繁华的商业街中山路,有著名的圣爱弥尔大教堂,周围错落有致地散落着独栋的欧式或日式别墅,解放前是资本家和外国人居住的地方。解放后,就归了国家和入城干部。孙高第家住湖南路,是一栋老别墅的一楼,因为他爷爷是入城干部,他爸是他爷爷唯一的儿子,他父母虽然有四个孩子,但孙高第是唯一的男孩,在家要星星不给月亮,全家人掌上明珠一样捧着。孙高第就格外的趾高气扬,他和火车站东的所有孩子一样,对生活在大粪场边上挪庄的孩子,别说玩,连话都懒得搭,根本就没看在眼里。

    但丁胜男和吴莎莎例外,因为她们是女的,漂亮。

    同为男人,杜沧海当然能觉察到孙高第的心思,从表面上看,他是和丁胜男好。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吴莎莎对丁胜男好,他真正的喜欢是吴莎莎。

    而吴莎莎对丁胜男好,是因为知道杜沧海喜欢丁胜男,有事没事总往她身边凑,吴莎莎就粘着丁胜男,因为只要粘着她,杜沧海就会主动凑过来。丁胜男似乎也知道吴莎莎这点小心思,所以,对她没好气。吴莎莎虽然委屈,可为了杜沧海,这些委屈,都能当成一口有霉味的米饭吞下去。

    孙高第也是个眼明心亮的

第二章:惹祸的拉毛围巾(3/7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